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观看,丰满熟妇HD,亚洲成色www成人网站妖精,丁香五月天婷婷五月天男人天堂

新聞中心

EEPW首頁 > 嵌入式系統(tǒng) > 設計應用 > 51單片機教程:單片機尋址方式與指令系統(tǒng)

51單片機教程:單片機尋址方式與指令系統(tǒng)

作者: 時間:2012-06-11 來源:網絡 收藏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MAIN: SETB P1.0    ?。唬ǎ保?p>MOV 30H,#255

LCALL DELAY ;

CLR P1.0      ;(3)

MOV 30H,#200

LCALL DELAY  ??;(4)

AJMP MAIN    ;(5)

;以下子程序

DELAY: MOV R7,30H  ??;(6)

D1: MOV R6,#250  ?。唬ǎ罚?p>D2: DJNZ R6,D2   ?。唬ǎ福?p>DJNZ R7,D1  ??;(9)

RET       ??;(10)

END       ??;(11)

表2

這樣一來,我每次調用延時程序延時的時間都是相同的(大致都是0.13S),如果我提出這樣的要求:燈亮后延時時間為0.13S燈滅,燈滅后延時0.1秒燈亮,如此循環(huán),這樣的程序還能滿足要求嗎?不能,怎么辦?我們能把延時程序改成這樣(見表2):調用則見表2中的主程,也就是先把一個數送入30H,在子程序中R7中的值并不固定,而是根據30H單元中傳過來的數確定。這樣就能滿足要求。

從這里我們能得出結論,在數據傳遞中要找到被傳遞的數,很多時候,這個數并不能直接給出,需要變化,這就引出了一個概念:如何尋找操作數,我們把尋找操作數所在單元的地址稱之為。在這里我們直接使用數所在單元的地址找到了操作數,所以稱這種辦法為直接。除了這種辦法之外,還有一種,如果我們把數放在工作寄存器中,從工作寄存器中尋找數據,則稱之為寄存器。例:MOV A,R0就是將R0工作寄存器中的數據送到累加器A中去。提一個問題:我們知道,工作寄存器就是內存單元的一部份,如果我們選擇工作寄存器組0,則R0就是RAM的00H單元,那么這樣一來,MOV A,00H,和MOV A,R0不就沒什么區(qū)別了嗎?為什么要加以區(qū)別呢?的確,這兩條執(zhí)行的結果是完全相同的,都是將00H單元中的內容送到A中去,但是執(zhí)行的過程不一樣,執(zhí)行第一條需要2個周期,而第二條則只需要1個周期,第一條變成最終的目標碼要兩個字節(jié)(E5H 00H),而第二條則只要一個字節(jié)(E8h)就能了。

這么斤斤計較!不就差了一個周期嗎,如果是12M的晶體震蕩器的話,也就1個微秒時間了,一個字節(jié)又能有多少?

不對,如果這條指令只執(zhí)行一次,也許無所謂,但一條指令如果執(zhí)行上1000次,就是1毫秒,如果要執(zhí)行1000000萬次,就是1S的誤差,這就很可觀了,做的是實時控制的事,所以必須如此“斤斤計較”。字節(jié)數同樣如此。

再來提一個問題,現在我們已知,尋找操作數能通過直接給的(立即尋址)和直接給出數所在單元地址的(直接尋址),這就夠了嗎?

看這個問題,要求從30H單元開始,取20個數,分別送入A累加器。

就我們目前掌握的辦法而言,要從30H單元取數,就用MOV A,30H,那么下一個數呢?是31H單元的,怎么取呢?還是只能用MOV A,31H,那么20個數,不是得20條指令才能寫完嗎?這里只有20個數,如果要送200個或2000個數,那豈不要寫上200條或2000條命令?這未免太笨了吧。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狀況?是因為我們只會把地址寫在指令中,所以就沒辦法了,如果我們不是把地址直接寫在指令中,而是把地址放在另外一個寄存器單元中,根據這個寄存器單元中的數值決定該到哪個單元中取數據,比如,當前這個寄存器中的值是30H,那么就到30H單元中去取,如果是31H就到31H單元中去取,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。怎么個解決法呢?既然是看的寄存器中的值,那么我們就能通過一定的辦法讓這里面的值發(fā)生變化,比如取完一個數后,將這個寄存器單元中的值加1,還是執(zhí)行同一條指令,可是取數的對象卻不一樣了,不是嗎。通過例程來說明吧。

MOV R7,#20

MOV R0,#30H

LOOP:MOV A,@R0

INC R0

DJNZ R7,LOOP

這個例程中大部份指令我們是能看懂的,第一句,是將立即數20送到R7中,執(zhí)行完后R7中的值應當是20。第二句是將立即數30H送入R0工作寄存器中,所以執(zhí)行完后,R0單元中的值是30H,第三句,這是看一下R0單元中是什么值,把這個值作為地址,取這個地址單元的內容送入A中,此時,執(zhí)行這條指令的結果就相當于MOV A,30H。第四句,沒學過,就是把R0中的值加1,因此執(zhí)行完后,R0中的值就是31H,第五句,學過,將R7中的值減1,看是否等于0,不等于0,則轉到標號LOOP處繼續(xù)執(zhí)行,因此,執(zhí)行完這句后,將轉去執(zhí)行MOV A,@R0這句話,此時相當于執(zhí)行了MOV A,31H(因為此時的R0中的值已是31H了),如此,直到R7中的值逐次相減等于0,也就是循環(huán)20次為止,就實現了我們的要求:從30H單元開始將20個數據送入A中。

這也是一種尋找數據的辦法,由于數據是間接地被找到的,所以就稱之為間址尋址。注意,在間址尋址中,只能用R0或R1存放等尋找的數據。


上一頁 1 2 下一頁

評論


相關推薦

技術專區(qū)

關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