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穎高效的交流電機調速裝置
1)效率提高
與傳統(tǒng)串級調速相比,內(nèi)反饋調速不需要逆變變壓器,自然就減少損耗,提高了效率。
2)結構筒單
它沒有逆變變壓器,內(nèi)反饋電機只是在定子槽中嵌入調節(jié)繞組,電機尺寸改變不大。這就使系統(tǒng)結構大為筒化。
3)諧波減少
斬波型調速裝置定子電流畸變率5%,而傳統(tǒng)串級調速的反饋電流畸變率高達30%。由于采用了固定的小超前角,大大提高了功率因數(shù),降低了高次諧波影響。另外,反饋電流沒有直接輸入定子繞組,也增加了對諧波的隔離作用。
4)價格低廉
內(nèi)反饋調速的結構和控制方式都較為筒單,沒有逆變變壓器,因此成本大為減少(一個逆變變壓器室的建設投資就是逆變變壓器的2倍)。
5)控制方式科學合理
由于是在轉子側實行控制,轉子電壓不高,不必(象變頻調速那樣)承受電源的高壓。以這套2000kW電機調速為例,電機電壓6000V,可轉子電壓只有1387V,電流878A。而逆變側電壓只有560V,電流326A。可見實現(xiàn)了用低電壓控制高電壓,小功率控制大功率。內(nèi)反饋調速裝置的容量遠小于電動機的容量(逆變器的容量只是電動機容量的14.8%,而變頻調速的容量要大于電機的容量)。因此在高電壓、大容量繞線式電動機調速方面,從性能、價格比來考慮,內(nèi)反饋調速要優(yōu)于變頻調速和傳統(tǒng)串級調速。
6 結語
如同其它新技術一樣,雖然它取得了很大成功,但是還有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。例如,容量如何做得更大,如何解決大容量時的可靠性和抗干擾問題等。另外,這種調速方法目前只能在同步轉數(shù)以下運行,再者,還不能利用原有的電動機,需要購置專用的內(nèi)反饋電動機(但它不用昂貴的逆變變壓器)。
隨著科技進步和新技術、新理論的不斷完善,內(nèi)反饋調速這一新技術的應用,將會向著更高性能、更大容量和自動化、智能化的方向發(fā)展,將令為我國的電機調速事業(yè)做出更大貢獻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