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加手機2拆解報告:做工給力 布局合理
本文引用地址:http://www.ljygm.com/article/278460.htm


m.取下副板;

n.拆卸主副攝像頭;


o.取下金屬屏蔽罩;

p.主板展示;


q.金屬框架內(nèi)側;

4、拆解感受:
作為一款醞釀了近500天的產(chǎn)品,一加手機2寄托著很多人的期待,在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,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,熟悉與陌生參半。我們把1代和2代放在一起對比了一下,它們的造型或者說形狀幾乎一模一樣,包括上下和背部的弧度,但是乍看起來好像又不一樣,原因就是一代為“懸浮屏”,四周有一條銀邊,看起來層次感比較強,而一加2則注重一致化的視覺效果,因為其前面板顯現(xiàn)出來的部分整體為黑色,那種熄屏后的一體感更強。另外,由于采用了全金屬中框,一加2的手感也要更加厚重一些,邊框的處理看起來很像MOTO X,金屬倒角打磨得非常有質(zhì)感,上手之后給人一種很扎實的感覺。

不過,在外觀方面,還有一些地方需要“適應”,例如正面的指紋識別按鍵+兩側的背光虛擬鍵,這個組合與前面板搭配在一起,看起來稍顯不協(xié)調(diào)。反復觀察之后,發(fā)現(xiàn)問題還是出在指紋識別鍵的形狀上,看起來稍微扁了一點,而且由于都是黑色,很像是聽筒放大了的效果。另外一個就是背部,此次一加2的攝像頭整體位置下移,而且包邊的形狀也與整體機身相似,這應該是為了保持視覺一致性,但習慣了在上面,突然變換多少有些不適應,再加上我們拿到的是工程機,后蓋下方還沒有打上生產(chǎn)商及相應標識,后背整體看著有點突兀。當然,對于外觀,仁者見仁智者見智,可能是我個人的喜好,或者說是觀感吧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一加手機2的多材質(zhì)后蓋明顯要更加靠譜,它們都達到了量產(chǎn)水準,在種類上也有增加,工藝各方面更加成熟,上手之后的觸感明顯比國內(nèi)同類型廠商的產(chǎn)品更為舒適。

此次,一加手機2在工藝上最突出的改變就是中框采用了陽極氧化的鋁合金材質(zhì),強度比上一代提升37%,更加抗刮劃、耐腐蝕。經(jīng)鉆石刀的精細加工,亮啞對比帶來明暗分明的光澤,呈現(xiàn)均勻纖細的金屬質(zhì)感。精致的R角,舒適過渡掌心,并采用成型刀工藝,弧度經(jīng)過細細打磨,在滿足視覺審美的同時,保證更佳的握感。

與前代一樣,一加手機2的內(nèi)部結構同樣采用了三段式設計,上方為安放核心部件的主板,下方則是承擔一些輔助功能的副板,電池位于中間位置,兩塊主板通過軟性印刷電路連接。選擇這種結構,一方面是對于設計的繼承,另一方面則是出于穩(wěn)定性的考慮,使用相對熟悉的結構,可以降低研發(fā)成本,增強整機功能的可靠性。

除此之外,一加手機2對于內(nèi)部線路結構以及排線處理都做了重新優(yōu)化,相比上代產(chǎn)品,集成度更高,細節(jié)處理也更加完美,減少了不必要的排線使用。一個突出表現(xiàn)就是拆解的難度降低,步驟也明顯減少,從裝配角度來說,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,有利于大批量生產(chǎn)。

內(nèi)部還有一個亮點就是散熱處理,為更好地將CPU熱量導出到鋁合金中框,一加手機2在CPU和屏蔽罩之間填充了導熱凝膠,使得導熱凝膠和CPU、屏蔽罩都可以充分接觸。而屏蔽罩的材質(zhì)也換成了銅合金,銅的導熱系數(shù)遠大于常用的不銹鋼,再配合3層石墨片將接收到的熱量快速散開。同時,為降低LCD背光和驅(qū)動IC的發(fā)熱,一加2在LCD背面增加了1pcs 25um的石墨片,使得背光產(chǎn)生的熱量可以快速散開。另外,在下蓋上也留出了3層石墨片的空間,將背部熱量從整機上端快速運送到下端,使得整機背部熱量分布更均勻。

不過,在升級的同時,一加手機2也出現(xiàn)了一些“減配”的情況。例如,之前1代產(chǎn)品采用了雙揚聲器組合,而2代則有所變化,雖然底部揚聲器開孔仍是對稱的兩排,但內(nèi)部卻只有一個揚聲器組件。還有就是對于NFC的支持,一加1代是有NFC芯片的,但是一加2卻取消了這個部件,發(fā)布會現(xiàn)場,我們專門進行了詢問,一加工作人員給出的解釋是NFC目前在國內(nèi)的應用并不是很多,相對比較雞肋,所以在2代上并沒有這個功能。

針對這兩個問題,我們也專門與一加手機的產(chǎn)品經(jīng)理進行了溝通:a.此次,一加手機2在正面底部增加了指紋識別模組,同時USB接口換成了Type-C端口,這兩部分變化對內(nèi)部空間有著更多的要求,如果放置兩個揚聲器,滿足雙音腔設計的話,內(nèi)部空間、底部尺寸都難以達到最佳的要求,所以最終采用了單揚聲器的方案,但從部件本身來看,該揚聲器的品質(zhì)和音質(zhì)較上代有明顯提升,并且采用了NXP智能音效,可以動態(tài)增益揚聲器的音量,同時保護喇叭,效果同樣出色。

b.NFC技術推出已經(jīng)有幾年了,但在應用方面,尤其是國內(nèi)應用,并不是很普遍,仍屬于小眾范疇。目前來看,NFC最具有吸引力的莫過于移動支付,但國內(nèi)無論銀聯(lián)還是各大銀行,在這方面的普及速度都很慢,未來廣泛應用還需要一定時間。一加手機之所以舍棄了NFC功能,也是處于使用比例的考慮,不過從技術層面來看,一加手機主板上留有兩個觸點,就是現(xiàn)在用于識別后蓋材質(zhì)的觸點,之后很可能延伸NFC功能,芯片植于后蓋之內(nèi),然后連同NFC。

總得來看,一加手機2是一款從量變到質(zhì)變積累的產(chǎn)品,460多天對于設計師來說,有充分的時間對手機進行打磨和改進。該機相較前代產(chǎn)品可謂做到了全面升級,采用了金屬中框,增加了指紋識別、靜音鍵、激光對焦,USB接口換成了Type-C,SIM卡槽支持雙卡雙待,電池容量從3100mAh升級到了3300mAh,處理器搭載了最新的高通驍龍810,高配版的運行內(nèi)存達到了4GB,這都屬于直觀的質(zhì)變,也是在做加法。

細節(jié)方面,一加手機2則更多是在做量變的積累,內(nèi)部線路逐步優(yōu)化,音量鍵位置的調(diào)整。這些看似細微,甚至看不到的地方,卻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整機的體驗和性能。而正是這些量變和質(zhì)變,才最終造就了這款全新產(chǎn)品。結合1999元的起價,一加手機確實稱得上是高性價比,不得不說,在過去幾個月上市的新品當中,其競爭力和表現(xiàn)都非常搶眼。

5、螺絲分布:
固定共采用了2套螺絲,1套用于背板固定(共18顆),1套用于主板固定(共1顆)。螺絲總共19顆,數(shù)量和種類不是很多,而且非常便于區(qū)分,即使是新手也不會搞混,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遺漏。
裝機過程
1、復原難度:★★★
屬于中級水準,在完成拆解步驟之后,明顯能感受到一加手機2結構和設計的簡潔,主體大部件就幾塊,而且沒有什么特殊的小零部件,再加上螺絲種類只有兩種,便于區(qū)分和記憶,裝機時操作會非常順暢。
2、裝機用時: 25分鐘

3、裝機步驟、感受及需要注意的點:
a.相比拆解而言,裝機的難度基本沒什么變化,屬于拆裝都容易的機型,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就是電池排線,一是要擺正電池位置,偏了很可能無法連接主板,二是排線本身比較脆弱,不要拽壞了;
b.由于難度不是很高,裝機步驟就不過多贅述了,簡單來說就是把拆解倒著做一遍,中間環(huán)節(jié)沒有順序的調(diào)整,只要足夠耐心和細心都能輕松搞定。
維修分析:

1、一加手機2無論拆解還是裝機難度都不大,這也降低了維修的門檻,動手能力強、夠細心的話都可以自己嘗試;
2、維修成本相對較低,可更換的元器件除本身價值外,單獨維修手工費不會太高,易損部件中,最貴的應該就是屏幕總成了;
3、對于動手能力強的用戶來說,可以自行完成拆機清灰、更換零部件、小故障修復的工作,只要細心就OK;
4、攝像頭、電池、耳機接口,這幾個部件可以在損壞時購買替換,電池價格在后期應該不會太貴;
5、如果是主板、SIM卡槽、屏幕損壞的話,需要找售后或者正規(guī)維修點處理;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