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機射頻測試總結(五)——藍牙部分
藍牙TX的基本的測試項目包括輸出功率,功率譜密度,功率控制,頻率范圍,20dB帶寬,鄰信道功率,調制特性,初始載波容差,載頻偏移。RX的基本測試項為靈敏度,載干比性能,阻塞性能,交調特性和最大輸入電平。再就是EDR的測試了,無非是不同的調制方式。測試內容就不一一介紹,就大致談談我認為有點必要的。對于鄰信道功率,和TD或者W有點差別,規(guī)范中規(guī)定的測試范圍比較廣。具體為,+-2的信道,小于-20dBm,對于+-3和其他所有信道,應該是-40dBm,允許有3個fail點,但是fail點的功率不能超過-20dBm。對于載干比的測試,有這樣一個問題,在要求列表中,對于同頻,要求信號比干擾大11dB。1M處為0dB,2M處為-30dB,大于3M處為-40dB。但是對于一個鏡頻點,要求是-9dB。規(guī)范里說明這個鏡頻點由芯片廠家給出。此外不滿足要求的頻率點稱為雜散響應點,在大于有用信號頻率2M以外允許有5個這樣的電,但是這些點必須滿足C/I大于-17dB。這里多說一句,有時候把規(guī)范讀的仔細點,就可以省掉去debug的時間了。
本文引用地址:http://www.ljygm.com/article/201612/333963.htm因為也有人會問到DH1,2-DH3等是什么意思的問題,所以這里也說一下數據分組模式的問題,藍芽系統支持實時的同步定向聯接和非實時的異步不定向聯接,分別成為SCO鏈路(Synchronous Connection-Oriented Link)和ACL鏈路(Asynchronous Connection-Less Link),前者主要傳送話音等實時性強的信息,在規(guī)定的時隙傳輸,后者則以數據為主,可在任意時隙傳輸。但當ACL傳輸占用SCO的預留時隙時,一旦系統需要SCO傳輸,ACL則自動讓出這些時隙以保證SCO的實時性。ACL數據包有幾種形式,比如我們比較常見的DH1,DH3,DH5,DM1,DM3,DM5。后面的數字表示的是支持的時隙數。DH和DM的區(qū)別是DH沒有加FEC,即前向糾錯碼。因此抗干擾性較差,但是傳輸速率比DM要快。對于測試中出現的2-DH1,3-DH1,就是調制方式的不同的,2對應的是π/4-DQPSK,3對應的是8DPSK。SCO的數據包包含HV1,HV2,HV3,DV,EV3,EV4,EV5,不過實際中都是測試數據業(yè)務,這個大家知道就OK了。
了解了這些基本上藍牙測試上就差不多了,如果大家有問題,可以在評論中提出來,我會在此后加一個帖子說一說。最后希望大家多多支持!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