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業(yè)4.0革命對自動化的重大影響
模塊化工廠的特征
本文引用地址:http://www.ljygm.com/article/201607/293900.htm風險評估方面,模塊化工廠具有一系列工廠結構化和操作方面的特征,重要的特征和說明見表5。必須把模塊化工廠作為整體來看,全局觀念是操作者的責任,且這個責任不能委派給他人。
功能安全和模塊化工廠
基本功能安全任務和傳統(tǒng)工廠并沒有很大差別,只是在細節(jié)上有所不同。
A)防爆分級
如果每個模塊中危險物質數(shù)量越少,對工廠的造成損壞風險就越低。限制區(qū)域意味著危險區(qū)域不易分離,并且會相互影響。
B)模塊化等級
根據(jù)IEC-61511,工廠完整性對于安全性來說非常重要,子模塊并不影響工廠完整性。文檔必須建立在單個模塊文檔之上,如果模塊有SIS(廠級監(jiān)控信息系統(tǒng)),我們就必須將它集成到控制系統(tǒng)中,可采用總線的方式,同時還要考慮在各種模塊中如何實現(xiàn)SIS的兼容性。在整個工廠建成后,SIS要盡快完成安裝。
C)標準化
在模塊標準化的情況下,工廠的一致性會使功能安全性能更高。從安全角度出發(fā),PEA可作為一個單元,高度標準化也需要如此。
D)審批/驗收
一個模塊的文檔盡可能和大綱文檔相似,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工作。如需改動,應盡可能少。不清晰的文檔會導致工作成本的增加,文檔必須是可追溯且一致的。模塊供應商必須提供一個準確的模塊描述,模塊的安全手冊應該能給用戶清晰的使用指導。
GAMP指南
加工生產(chǎn)需要GAMP5指南或采用PAT記錄的工序。就加工流程而言,模塊化工廠的加工類型和自動化與傳統(tǒng)工廠大致相同。審批是否通過,對于運營者來說具有決定性作用。
如果審批沒有通過,工廠便不允許開辦,因此,審批也是全部成本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。
對于傳統(tǒng)工廠,文檔從現(xiàn)場設備(如執(zhí)行器、傳感器)開始編寫。當把具有標準化模塊的模塊化工廠視為技術設備時,工廠就已經(jīng)實現(xiàn)了文檔化。只有當交互文檔丟失時,模塊化工廠的每一個零部件才需要重新確認配置。
文檔的簡化
為了簡化冗余的文檔,模塊化工廠工程化的目標應被提升一個等級,表述模塊化工廠的文檔要足夠完整,并且格式有一定要求,這些都是被相關機構(EMEA或FDA)審批成功的必要條件。
文檔的需求
為了審計員查看,PCS文檔應具有易讀性,且能夠完整一致地描述自動化系統(tǒng)的實施過程。出于經(jīng)濟效率的考慮,文檔應簡潔明了。除了技術內容外,它還要符合ISO9000標準,該標準定義了文檔的結構,包括可追溯性、責任等。為了確保設備不工作時可得到必要的信息,一般情況下,審計員都會審查模塊的細節(jié),這可能意味著模塊的細節(jié)不得不公開。
前景可期
目前模塊化還處于研究階段,本文提出了滿足NE148標準的模塊化的自動化技術的概念,研究表明模塊自動化是可以實現(xiàn)的。狀態(tài)模型是模塊化概念中非常重要的因素,用于自動化技術的抽象描述和運行。數(shù)據(jù)封裝采用面向對象的方法,并能把模塊無縫集成到高級別PCS中。本文也探討了模塊化工廠的工程化途徑,需要重點借鑒模塊工程化和控制系統(tǒng)工程化之間的關系。傳感器/執(zhí)行器和標準等章節(jié)分析了模塊化工廠的顯著特征。如果上述方法應用到工廠規(guī)劃、工程化、自動化系統(tǒng)中,就有可能實現(xiàn)Namur所提到的發(fā)展愿景。
本文編譯自德國電子電氣制造商協(xié)會(ZVEI):《Module-Based Produc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y-Effect on Automation in the “Industrie 4.0”Environment》
評論